足协公布最新一期的评议,其中最重要的一次判例,就是中甲赛场导致广西外援阿萨莫阿颈椎骨折的冲撞犯规。中甲第25轮广西平果与重庆铜梁龙的比赛中炒股配资找配资,重庆球员张志雄在边线附近推倒广西外援阿萨莫阿,导致后者撞上场边广告牌后重伤。阿萨莫阿被诊断为C5、C6椎体骨折错位,存在高位截瘫风险,直接被救护车送医抢救。赛后第一时间广西平果就上诉足协。
这次犯规当值裁判仅对张志雄出示黄牌,VAR未介入。尽管舆论发酵,以及给阿萨莫阿造成了非常严重的伤害,但足协评议组仍然认定,此次犯规属于“鲁莽”而非“暴力行为”,维持黄牌判罚正确。这一结果与球员重伤的严重后果形成巨大反差,瞬间点燃舆论。规则标准和球员健康这两方面上,如何才能做到平衡呢?
广西平果俱乐部申诉认为,张志雄的冲撞犯规至少也应该是红牌,并且应该追加处罚。但是足协评议组一致认定张志雄的属于鲁莽行为,而鲁莽行为的处罚标准就是黄牌,他的行为达不到严重犯规甚至是暴力犯规。面对阿萨莫阿严重受伤的结果,足协认定此次受伤存在意外情况,并不能说明张志雄犯规的严重性。所以主裁判黄牌的判罚以及VAR未介入的决定都是正确的,广西平果的申诉被驳回。
这样的评议几乎没有什么说服力,导致球员生命危险的犯规若仅算“鲁莽”,何种行为才够得上“暴力”?足协此前在类似案例中(如定南赣联球员踩踏对手腹部)曾明确将“非争球目的且造成伤害”的动作定义为暴力行为并红牌罚下,而张志雄在背后的推人也根本就不是以争抢球位目的,更多的像是一种发泄,这样的判罚尺度和标准不一令人费解。
足协近年努力提升裁判透明度,如公开评议报告、邀请媒体监督,但专业规则与公众认知的鸿沟仍需弥合。例如,欧洲杯鼓励身体对抗的尺度与国内联赛的判罚标准存在差异,足协需明确是否与国际接轨。最后说一些与判罚无关的内容,尽管足协强调场边广告牌距离边线3米“符合国际标准”,但阿萨莫阿的重伤暴露了硬质广告牌在高速对抗中的安全隐患。欧洲联赛多采用缓冲式设计,而国内赛场此类防护措施尚未普及,足协对基础设施的监管短板在此次事件中被放大。
道正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